華慧能源自主研發生產的電容式HTC鈦酸鋰電池是一種安全性高、超高倍率、超長循環壽命的新型...
海內外學者齊聚南開人才論壇 共話“新型太陽電池”+ 查看更多
海內外學者齊聚南開人才論壇 共話“新型太陽電池”
+ 查看更多
發布日期:2021-09-01 08:10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喬仁銘 攝影 任永華)7月15日,“新型太陽電池國際研討會”暨2017年度“南開大學光電子國際人才論壇”在津舉行,來中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國家的近百名專家學者、師生代表參加了開幕式。
南開大學校長龔克、副校長嚴純華,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界面與光子學實驗室主任邁克爾格·蘭澤爾,日本東京都市大學綜合研究所特任教授小長井誠,韓國蔚山科學技術大學杰出教授石相日,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電力可持續能源系主任澤曼·米羅等出席了開幕式。
龔克在致辭中代表學校對與會專家學者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談到,南開大學以“允公允能 日新月異”為校訓,堅持為國家、為社會培養“公能”兼備的優秀人才。學校素來重視光伏領域的人才培養和引進,在太陽電池等方面有很好的研究傳統及平臺。希望通過此次論壇,嘉賓學者可以交流思想、碰撞火花,加強個人及所在機構與南開的學術交流,更好地了解認識南開。歡迎更多海內外優秀學者加盟南開大學。
開幕式上,格蘭澤爾·邁克爾、小長井誠、石相日、澤曼·米羅受聘為“南開大學客座教授”,龔克、嚴純華向四位教授致送聘書及校徽;邁克爾格·蘭澤爾作為客座教授代表發表了受聘感言。
開幕式后,邁克爾格·蘭澤爾、小長井誠等嘉賓學者圍繞新型太陽電池、光電子領域熱點問題進行了學術報告。
邁克爾格·蘭澤爾以“分子光伏及鈣鈦礦太陽電池”為題,對實驗室近年來在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光解水和二氧化碳還原領域取得的最新進展做了前瞻性和系統性的介紹。在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方向,介紹了實驗室利用新型染料和電解質在室內光下取得的光電轉換效率紀錄;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方向,從其發展歷程、制備方法、多離子鈣鈦礦相的使用以及穩定性方面做了系統性的介紹;在太陽燃料方面,從光電化學光解水到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驅動光解水、以及二氧化碳還原方面做了綜述性的介紹;他還展示了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以及大規模工業化方面取得的進展。
小長井誠在題為“日本新型太陽電池技術的現狀及遠景”的報告中談到,小長井·誠在題為“日本新型太陽電池技術的現狀及遠景”的報告中談到,低成本,穩定高效的太陽電池組件是太陽電池得以廣泛應用的基礎。教授首先介紹了自1974來,團隊在薄膜太陽電池的進展,包括GaAs,a-Si,μ-Si,Cu(InGa)Se2等電池。其中a-Si電池的穩定效率為9%,Cu(InGa)Se2為17.6%,a-Si/μc-Si疊層電池為12%。
為了進一步提高薄膜太陽電池效率,教授主導了"FUTURE-PV inovation"(福島可再生能源探究中心-光伏創新計劃)。首先利用非接觸治愈法(NOC)制備高質量的晶體Si電池,實現了19%的效率。其次,利用Si電池的量子效應,制備Si納米線和Si納米墻,結合帶隙控制最終獲得30%的疊層電池。”小長井·誠在題為“日本新型太陽電池技術的現狀及遠景”的報告中談到,低成本,穩定高效的太陽電池組件是太陽電池得以廣泛應用的基礎。教授首先介紹了自1974來,團隊在薄膜太陽電池的進展,包括GaAs,a-Si,μ-Si,Cu(InGa)Se2等電池。其中a-Si電池的穩定效率為9%,Cu(InGa)Se2為17.6%,a-Si/μc-Si疊層電池為12%。為了進一步提高薄膜太陽電池效率,教授主導了"FUTURE-PV inovation"(福島可再生能源探究中心-光伏創新計劃)。
首先利用非接觸治愈法(NOC)制備高質量的晶體Si電池,實現了19%的效率。其次,利用Si電池的量子效應,制備Si納米線和Si納米墻,結合帶隙控制最終獲得30%的疊層電低成本,穩定高效的太陽電池組件是太陽電池得以廣泛應用的基礎。他首先介紹了自1974年以來,研究團隊在薄膜太陽電池的進展,包括GaAs、a-Si、μ-Si、Cu(InGa)Se2等電池。其中,a-Si電池的穩定效率為9%、Cu(InGa)Se2為17.6%、a-Si/μc-Si疊層電池為12%。為了進一步提高薄膜太陽電池效率,他主導了"FUTURE-PV Inovation"(福島可再生能源探究中心-光伏創新計劃)。首先利用非接觸治愈法(NOC)制備高質量的晶體Si電池,實現了19%的效率。其次,利用Si電池的量子效應,制備Si納米線和Si納米墻,結合帶隙控制最終獲得30%的疊層電池。
據悉,此次會議為期3天,由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主辦。論壇旨在進一步加強與海內外人才的交流和對接,全面提升電光學科核心競爭力,助力南開大學人才引進工作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成立于1992年。該所設有“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專業”和“物理電子學專業”碩士點以及“物理電子學”和“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博士點, “電子科學與技術”博士后流動站,“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擁有“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天津市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重點實驗室”以及“薄膜光電子教育部工程中心”。研究所主要以承擔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為主,形成了薄膜太陽電池、光電顯示器件、光伏系統與工程等優勢特色研究。
分享到: